商場如戰場,沒有永遠的順境,也沒有永遠的逆境,勝負變化關鍵在於誰提出的應變對策精準與速度夠快?
川普的“對等關稅”果然每日一變,從大開大闔後,引出90國以上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爭相利用90天緩徵期,排隊等著與美國貿易部協商。實質關稅課徵內容也在兼顧可能造成的美國債市、通貨膨脹等議題上,正往更務實的選定某些進口商品豁免關稅方向修正中…。
從各項發展趨勢顯示,台灣在應變決策(賴總統五大策略+談判團隊最快速接觸)正往衝擊較低方向走。不過不管最後結果如何?輸出到美國產品的關稅提高勢不可免。
儘管現在許多企業暫時可以鬆一口氣,不過我持不同看法。如果以從月亮看地球的大視角觀察,中美兩大國未來在貿易戰中的角力較勁,在川普任內至少還要衝撞3 年多。如果中國『奉陪到底』的大國民族意識不屈服的話,這場大戲將牽連到國家安全、國際政治、軍事科技、民主聯盟與紅色供應鏈的博弈。『對等關稅』是否會是另外一隻Covid-19?值得觀察。
台灣企業主應趁機升高企業生存的危機意識,把『對等關稅』的衝擊視為優化公司體制,進化組織活力的良機。根據我長期輔導企業與蒐集資料顯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主對於市場的不確定性,與科技帶來的衝擊,都充滿著警戒的心防。要將面對這股不確定性轉化成公司成長或避險的動力,最根本的要因是員工的『心』是否該調整了?
如何讓員工對於工作的任命,賦有使命感?如何讓員工可以在自己工作上『自己思考』、『自己行動』?這是公司新文化必須重新形塑的改造方向。如果每一位員工都成為有機體,讓組織的進化是呈現自主積極的新文化,不但員工會有成就感,也會感受他在組織中的價值感,不是只用時間換取薪資的工匠而已。
我提出一個方向,讓企業老闆作為『趁機改造,進化組織』參考:目前『對等關稅』這塊大石頭橫擋在前,我們如何搬開它?才可以再成長和茁壯?
應研擬一套內部革心方案,從大處著手,小處著眼方式;讓員工接納必須走上『自己思考』、『自己行動』路上,以增進腦力、能力與實力的發展。那麼在『對等關稅』這緊箍咒下,當台灣必須選擇與美國共築合作策略時,企業發展才能開拓新的契機。

繼續閱讀其他文章

需要個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每個企業屬性皆不同,我們可以協助為您的企業量身打造專屬課程,由專業顧問進行企業健檢後,找出企業問題或是適合進修的課程,提供專屬於您的解決方案與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