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策略的議題中,企業有所謂的先進優勢,他指的是當擁有新產品時,可以比競爭者提早一步進入市場,取得優勢的做法。能有這種做法的領導者通常是;不要跟隨大眾,而是讓大眾跟隨你。
今天我來談談即將在今天開展的『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
根據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在2024 年八月所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
『台灣工具機產業雖具有完整的群聚網絡競爭優勢,加上業界長期累積的製造優勢,使得機械產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仍能穩定發展。但近年德、日等領先國家以優勢品牌於國際上展開低價化的競爭,高階部分機種售價已調降至800 萬以內,尤其在日幣匯差下,部分中高階機種的售價已接近國內機種售價。此外,近年中國大陸因受美國進口限制影響,已開始發展自製的關鍵零組件,讓低階工具機售價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低階部分價廉機種售價小於 100 萬,大幅向上蠶食中階機種的市場版圖。在當今工具機市場極為競爭的壓力下,台灣工具機及機械設備相關產業受到相當大的衝擊……。』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 統計,2022 年臺灣工具機產值1,361 億元。另外據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 指出,2024 年全球工具機產業景氣將與2023年相當,2023 年工具機出口值26 億美元、年減14%。』
近年臺灣工具機出口的前十大國家,依出口金額排序為中國(含香港)、美國、 土耳其、俄羅斯、越南、荷蘭、義大利、印度、泰國、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雖為目前臺灣工具機最大出口國,但衰退幅度大,2021-2022 年已從91億美元衰退至80億美元,且根據中華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於2023 年上半年之統計資料顯示已衰退18.5%。眼看目前美、中貿易戰、俄烏戰爭、全球通膨…等詭譎多變的政經局勢;產業發展仍有相當險峻的局面亟待業者去突破。
『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今天的開展,我相信所有業者都希望可以用更新的產品組合,吸引國內外的買家。畢竟台灣業者歷經多年來市場衰退的衝擊,真的是哀鴻遍野。政府也盡其所能地運用補助計畫,鼓勵國內製造業多多使用工具機國產控制器,提升生產效率。以強化內銷並藉機讓台灣製造業的體質轉換,為台灣工具機業者在一片低迷當中,取的最起碼的銷售績效。當然更希望以外銷補助計畫,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智慧化解決方案,能將產品銷售到國際供應鏈。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任何行業隨時都會面臨競爭。企業如此,職場工作也一樣,但是只要抱定持續不斷改善的心智,那麼前景永遠可期。我再補充一句:『不要跟隨大眾,而是讓大眾跟隨你』,不是要你隨時刻意表現突出,而是要你活出自己。否則變成特立獨行就誤解這句話的原意了。
2025/03/03 陳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