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這是陸路交通的濫觴。十六世紀,哥倫布與麥哲倫開啟航行世界的海路創舉。美國飛行員林德伯格則於1927年駕駛單翼飛機,從紐約市飛行場橫跨大西洋飛至巴黎,成為歷史上首位成功飛行,橫跨大西洋的空運之人。這些創舉開啟了世界各大洲的人類往來,為商貿交易、文化交流拉近互動空間,從此逐步繁榮,綿延不絕。
這股全人類的流動模式走到21世紀的2020年,卻因為一株COVID-19的病株,讓世界各國如臨大敵般的瞬間冰封鎖國,尋求自救與護國。這件突如其來的病毒浩劫,雖然橫空阻斷了陸、海、空的人類便捷往來,卻也抵擋不住21世紀初期以來,網路科技的成就。當各國採取鎖國自救,嚴格阻斷疫情擴散下,畢竟還是要生活,因此過去以實體與虛擬並存的接觸模式,迅速轉變為以虛擬網路取代一切,數位科技變成疫情下延續生活與經貿活動的主軸工具。
一株病毒強迫現代人數位轉型,強迫落後者必須急速升級,不升級不但無法生存,競爭力將淪為次等,更可能被消滅。話說回來,即時疫情再詭異,終究抵擋不住21世紀醫學的科學家,因為抑制病毒的疫苗已經陸續問世,恢復全球往來的繁榮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這波疫情帶給市場的衝擊,不但突然而且破壞的力道可以說像是核彈級的一場災難,這場災難嚴重到市場資源已經被解構,也迅速的重組中。從經濟學的觀點,任何一次大環境的衝擊與改變,都會帶來財富重分配的機會,筆者撰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就是在提醒,企業經營者在疫情期間面對這波經濟災難的攻擊,做了那些策略性的思考與改變?當企業隨時都在尋找市場利基的同時,這波疫情危機可能產生的市場破口在哪裡?如果發現這市場機會,你又是如何去因應?如果疫情結束後,你是可以掌握趨勢變局的贏家,現在你應該採取甚麼行動?